中国实业的三个机会:
现在中国人去国外带的是——“薯条三兄弟”
第一,消费需求扩大。最大的变化是消费升级的冲动,这种冲动力量之大,发生之深远出乎所有人的想象,或者说实体经济有点跟不上。所以我非常同意供给侧改革,供给侧可以渗透到这个经济行业各个方面。浓缩到消费品行业,其实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。 我昨天和一个企业家聊天,他给我一个很好的例子。他原来是搞电器,搞汽车行业的,他说三十年以前我们去国外带回来的东西是什么?是日本的家电。但是今天看到好多优秀日本公司都被中国收购了。 现在去国外带的是什么?“薯条三兄弟”。这说明什么?为什么中国爸爸妈妈都到国外买奶粉?这背后隐藏着中国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,也是我们中国今天所有实体行业存在变革机会最大的原动力,因为所有东西到最后一定要市场买单,要消费者买单。这对整个中国经济,今天是个挑战,明天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。“双十一”本质是——将所有的共振促成在同一天
第二,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。我觉得下一阶段是实现整个生产要素的重构,特别是供给侧的重构。这就是今天已经发生的,我们原来讲只是在网上买东西,未来是整个销售渠道的管理,所有都要利用互联网重构,这个首先利用互联网的基础就是信息对称性。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?互联网金融首先解决信息对称性的问题,首先利用互联网解决了聚合需求和聚合供给的不对称。背后是去除了所有的中间渠道,使得供给和消费可以完全见面。 “双十一”是什么?本质上是所有的共振发生在一天,把消费者需求和对需求的期待促成在同一天发生,再把供给整合到这一天,使得在最高点的峰值实现供求匹配,背后其实都是互联网的原理。 互联网在做这一件事时,成本要比非互联网时代低得多。背后互联网的渗透无处不在。这背后也许是互联网技术,但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思想。 我跟很多消费品企业的老总聊,我说当二十年前你开始创业的时候,要建渠道,所有渠道都是竖状的渠道,到代理经销商一层一层下来,是因为信息的传递要有半径。必须通过层层传递,存货层层下行,才能达到终端市场。今天完全变成网状结构,任何一个制造厂家可以进行实时营销管理,都是实时完成的。这个环境下,我想整个渠道关系发生巨大变化,整个供给产业当中,可以真正从 B2B 走到 C2B,最终可以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,能够把这个需求和洞察,实时反映在制造环境,这个就是我们看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。手机支付会消失,马上会回到生物钱包
这个引来了第三个巨大的机会,也是最难的一点,怎样真正基于创新带来实业的发展和制造业发展。 我们对于无线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。举一个例子,在美国街头对于用手机支付还没有形成习惯,信用卡永远是主流。今天在杭州,吃个饭看个电影,叫个出租车,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手机支付。 当然大家说手机支付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,我完全认同,前两天和别人说,很快手机支付会消失,马上会回到生物钱包,每个人就是一个钱包,为什么还要用一个手机 APP?每个人都是司机,我们做的事情像 ETC 一样,车开过去,探头打过去,车牌号和本人是绑定的,直接自动扣款。个人经历:充满曲折和偶然
人生二十年都可以预料到,其实是没劲的事
进财大读书的时候是 1991 年,我记得我进学校第一顿饭是 8 毛钱,跟上下铺的兄弟吃午饭。从财大毕业走到今天,从来没有规划过未来要做什么,只是在一些阶段一些瞬间想过我到底要什么。 我是 1995 年毕业,熟悉证券业的专家,都知道 1995 年证券业发生了几件大事情,本人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。比如“三二七国债”。我记得我在财大的理想,是可以进万国证券的研究所,那是一个梦一样的地方。然后就去报考,还没考上就说那个事情出现了,整个公司也出问题了,招聘就暂停了。我就去另外一个地方,巴黎银行上海代表处,也是过了第一轮到第二轮,突然之间新加坡出事招聘暂停。暂停以后自己完全有点晕。 毕业完全懵了,但是至少成绩不是最差,还有很多银行面试。去了招商银行,还有别的什么银行,第一两轮还体检,最后机会来了。我去银行看了一下,问自己每天朝九晚五按时上班按时回家是不是想要的生活?正在犹豫的时候有一个招聘,那个公司名字叫安达信。当时觉得这个公司刚刚进入中国,应该还可以试一下。最早进的也许有机会,就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去了那个公司,在那边待了十一年。 做了十一年,都要做到合伙人了。那个时候我差不多 35 岁不到,做了合伙人以后未来二十年每年赚多少钱,做多少事,基本上可以预料到。这个其实是很没劲的事情,人生二十年都可以预料到,其实是挺无聊的。我的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,后面也很偶然,偶然也很必然,互联网出来了。当时我去了盛大,两年以后到了阿里巴巴。那时候电子商务刚刚开始,我觉得电子商务每个人都需要。一般上海人不太愿意离开上海,但我还是去了杭州,没想到一直到现在差不多九年多的时间。莫名其妙想出了“双十一”
到了阿里一年多以后,又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。我是 CFO,因为背景一直是财务这条线。但当时做一个新业务,淘宝商城,这个业务刚开始不是那么顺利。 做这个业务的人走了,这个业务没有人管,我跟当时的 CEO,江湖人称“铁木真”的陆兆禧说,我就帮忙管下。当时要想办法,怎么才能让这个业务活下来,就莫名其妙想出了“双十一”光棍节的想法。几年以后,马云跟我说你必须选一个,业务越来越大了,你不能既是 CFO 又是业务总经理。我毫无疑问说做业务有意思多了,我不回财务。要想成长,就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
我自己是摩羯座的特点,具备了所有摩羯座的特点,其实我现在的行为举止做事方式其实很多时候又很不摩羯座。为什么?不是说与生俱来的,我35岁以前和以前完全不一样,这几年和以前又完全不一样。这是你在真正的场景当中,不断的锻炼,不断挑战自己的不适应得到的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,有的人交往广阔,有的人喜欢埋头做事。 摩羯座的本性是踏实做事,但在作为阿里巴巴那么大一家公司的 CEO 还是要能说话,还是要参与到各种事务和活动中。挑战自己本身的性格,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。
评论区